RFID | 第一章:RFID系统概述
第一章:RFID系统概述
目录
第一章:RFID系统概述
【思维导图】
1、自动识别技术
条形码
工作原理:
优点:
缺点:
生物特征识别
射频识别(RFID)
概念:
优势:
2、射频识别系统组成
1、读写器
2、电子标签
3、上层管理系统
3、RFID系统分类
按工作方式分
1、全双工系统:
2、半双工系统:
按电子标签的数据量分
一比特系统:
多比特系统:
按读取信息的手段
1、广播式:
2、倍频式:
3、反射式:
4、RFID系统使用频率
1、低频LF:30~300kHz
2、高频HF:3~30MHz
3、超高频HF:860~960MHz
4、微波:2.45GHz(有些是5.8GHz)
【思维导图】
1、自动识别技术
1)条形码
工作原理:
根据条和空的宽度不同,相应转换的电信号持续时间长短也不同。通过译码器根据对应编码规则转成相应的数字和字符信息
优点:
1、易制作
2、输入快,识别准
3、结构简单、操作容易
缺点:
1、必须对着扫描仪才能识别
2、标签脱落无法识别
3、只能识别一系列产品,无法通过条形码来判别是哪个具体的产品。
2)生物特征识别
1、语言识别
2、指纹识别
3、人脸识别
3)射频识别(RFID)
概念:
识别信息存在电子标签中;电子标签通过天线将电磁场数据发射到附件的 读写器,读写器对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然后将数据递交给后端的计算机PC
优势:
1、可以识别单个具体物体
2、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
3、可存储信息量大,并可进行多次改写
4、已于构建网络应用环境。
2、射频识别系统组成
1、读写器
用来读取或写入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
2、电子标签
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存储相关信息
3、上层管理系统
管理多个读写器,通过一定接口向读写器发送命令
3、RFID系统分类
按工作方式分
1、全双工系统:
数据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双向传输是同时进行的
2、半双工系统:
数据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传输是交替进行的
按电子标签的数据量分
一比特系统:
数据类1bit,只能发送0、1
多比特系统:
可以发送多个字节
按读取信息的手段
1、广播式:
电子标签不断地向外发送信息,读写器只负责接收
2、倍频式:
读写器发送射频查询信号,电子标签返回信号载频为读写器发出的 射频的倍频
3、反射式:
电子标签通过反射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并调制返回的信号以传递信息,读写器则接收并解码这些反射信号。
4、RFID系统使用频率
1、低频LF:30~300kHz
近距离、低成本、一般只读、安全性不高
2、高频HF:3~30MHz
传输速度搞、抗噪声干扰性查、具备读写与防冲突功能
3、超高频HF:860~960MHz
传输距离远、防碰撞功能
4、微波:2.45GHz(有些是5.8GHz)
参考资料:
1、《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 高建良,贺建飚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