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eetCode-934. 最短的桥

1、题目描述:

给你一个大小为 n x n 的二元矩阵 grid ,其中 1 表示陆地,0 表示水域。

 是由四面相连的 1 形成的一个最大组,即不会与非组内的任何其他 1 相连。grid 中 恰好存在两座岛 。

你可以将任意数量的 0 变为 1 ,以使两座岛连接起来,变成 一座岛 。

返回必须翻转的 0 的最小数目。

示例 1:

输入:grid = [[0,1],[1,0]]
输出:1

示例 2:

输入:grid = [[0,1,0],[0,0,0],[0,0,1]]
输出:2

示例 3:

输入:grid = [[1,1,1,1,1],[1,0,0,0,1],[1,0,1,0,1],[1,0,0,0,1],[1,1,1,1,1]]
输出:1

提示:

  • n == grid.length == grid[i].length
  • 2 <= n <= 100
  • grid[i][j] 为 0 或 1
  • grid 中恰有两个岛

2、代码:

/** @file shortest_bridge.cpp* @brief 在二进制矩阵中找到连接两个岛屿的最短路径* * 给定一个 n x n 的二进制矩阵 grid,其中 1 表示陆地,0 表示水域。* 岛屿是由四面相连的 1 组成的组。假设矩阵中有且仅有两个岛屿,* 需要找到连接两个岛屿的最短桥(即翻转最少数量的0使两个岛屿相连)。* * 实现思路:*  1. 使用BFS标记第一个岛屿的所有单元格(标记为2)*  2. 从第一个岛屿的所有边界开始进行多源BFS扩展*  3. 当遇到第二个岛屿(值为1的单元格)时,返回扩展的步数* */#include <vector>
#include <queue>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shortestBridge(vector<vector<int>>& grid) {int n = grid.size();// 定义四个移动方向:上、下、左、右vector<vector<int>> dirs = { {-1, 0}, {1, 0}, {0, -1}, {0, 1} };// 主队列:用于后续的多源BFS扩展queue<pair<int, int>> q;// 步骤1: 找到并标记第一个岛屿bool found = false; // 标记是否已找到第一个岛屿for (int i = 0; i < n && !found; ++i) {for (int j = 0; j < n && !found; ++j) {if (grid[i][j] == 1) {  // 发现第一个岛屿的起始点// 使用BFS标记整个岛屿queue<pair<int, int>> islandQ; // 岛屿内部BFS专用队列islandQ.push({ i, j });grid[i][j] = 2;     // 将起始点标记为2(表示属于第一个岛屿)q.push({ i, j });   // 同时加入主队列(作为多源BFS的起点)// BFS遍历并标记第一个岛屿的所有单元格while (!islandQ.empty()) {auto [x, y] = islandQ.front();islandQ.pop();// 检查四个方向for (auto& dir : dirs) {int nx = x + dir[0], ny = y + dir[1];// 检查新位置是否在网格内且属于第一个岛屿(值为1)if (nx >= 0 && ny >= 0 && nx < n && ny < n && grid[nx][ny] == 1) {grid[nx][ny] = 2;   // 标记为属于第一个岛屿islandQ.push({ nx, ny }); // 加入岛屿BFS队列q.push({ nx, ny }); // 加入主队列(作为扩展起点)}}}found = true; // 标记第一个岛屿已处理完成}}}// 步骤2: 从第一个岛屿边界开始进行多源BFS扩展int step = 0; // 记录扩展的步数(即桥的长度)while (!q.empty()) {int size = q.size(); // 当前层的节点数量// 遍历当前层的所有节点for (int i = 0; i < size; ++i) {auto [x, y] = q.front();q.pop();// 向四个方向扩展for (auto& dir : dirs) {int nx = x + dir[0], ny = y + dir[1];// 检查新位置是否在网格内if (nx >= 0 && ny >= 0 && nx < n && ny < n) {if (grid[nx][ny] == 1) {// 找到第二个岛屿,返回当前步数(即桥的最小长度)return step;}else if (grid[nx][ny] == 0) {// 遇到水域,标记为已访问(避免重复处理)grid[nx][ny] = 2;// 加入队列继续扩展q.push({ nx, ny });}}}}step++; // 完成一层扩展,步数增加}return -1; // 理论上不会执行(因为保证有两个岛屿)}
};

3、解题思路:

  1. 识别第一个岛屿

    • 遍历矩阵,找到第一个值为 1 的点,使用 BFS 或 DFS 遍历其所有相连的 1,标记为第一个岛屿。
    •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个 dist 数组来记录每个点的距离,初始岛屿的点距离为 0
  2. BFS 扩展第一个岛屿

    • 从第一个岛屿的所有点出发,进行 BFS 扩展,逐步向外探索。
    • 每次扩展一个 0,将其标记为已访问,并记录当前扩展的步数。
    • 当扩展过程中遇到另一个岛屿的 1 时,此时的步数即为需要转换的最小水域数量。
  3. 返回结果

    • 一旦找到连接两个岛屿的最短路径,立即返回该路径长度。
http://www.lqws.cn/news/133975.html

相关文章:

  • 树莓派上遇到插入耳机后显示“无输入设备”问题
  • C++课设:通讯录管理系统(vector、map协作实现)
  • MQTT协议:物联网时代的通信基石
  • 使用 LangChain 和 RAG 实现《斗破苍穹》文本问答系
  • 栈-20.有效的括号-力扣(LeetCode)
  • RAG系统中的Re-ranking引擎选择指南
  • Android SharedFlow 详解
  • Unity安卓平台开发,启动app并传参
  • 读文献先读图:GO弦图怎么看?
  • 瀚文(HelloWord)智能键盘项目深度剖析:从0到1的全流程解读
  • Vue跨层级通信
  • 华为云Flexus+DeepSeek征文|实战体验云服务器单机部署和CCE高可用的架构AI赋能
  • 「Java教案」顺序结构
  • JS手写代码篇---手写apply方法
  • Rhino
  • 项目实战——C语言扫雷游戏
  • Python数据可视化科技图表绘制系列教程(二)
  • UART协议调试遇到的一个问题
  • C++算法训练营 Day8 字符串(1)
  • Linux 环境下 PPP 拨号的嵌入式开发实现
  • DPO算法微调实战
  • C++ 新特性详解:Lambda 表达式全解析(含实战案例)
  • Spring AI入门及案例、模型讲解、向量化和RAG等高级应用…
  • Elasticsearch中的监控(Monitoring)功能介绍
  • 3. 表的操作
  • cocos3.X的oops框架oops-plugin-excel-to-json改进兼容多表单导出功能
  • 《树数据结构解析:核心概念、类型特性、应用场景及选择策略》
  • 短剧+小说网盘搜索系统(支持全网网盘转存拉新)
  • 数组1 day7
  • Excel 透视表以及透视图应用(基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