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塑料回收新突破!Nature 重磅:2 小时解聚碳纤维废料

导语:当 “白色污染” 遇上 “黑色黄金”,材料回收正在经历双重革命

近日,《Nature》刊登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引发全球关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通过乙酸解聚技术,仅需 2 小时即可将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废料拆解为纯净碳纤维与可回收树脂单体,温室气体排放较原生生产降低 99%。这一成果为风电叶片、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值废料循环利用开辟了新路径。而在深圳,另一场材料回收革命也在悄然上演 —— 深圳中科精研的焦耳加热技术,正通过物理手段将塑料、电子垃圾等碳基废料转化为石墨烯,与化学解聚形成 “双轨并行” 的循环经济解决方案。

图片

一、2 小时 “化学手术刀”:精准剥离碳纤维与树脂的黑科技

传统 CFRP 废料因树脂与碳纤维紧密交联,回收时要么损伤纤维性能,要么产生大量有毒废液。此次研究的核心突破在于:

  1. 高效解聚 :利用冰乙酸在 280℃、30bar 条件下,同时断裂树脂中的 C - O 醚键与 C - N 键,2 小时内实现树脂完全溶解,碳纤维表面残留率仅 0.05%;

  2. 性能保全 :回收碳纤维(rCF)拉伸模量与原生纤维几乎一致,经两轮循环再生后,复合材料弯曲强度重量比仍优于钢材;

  3. 经济环保 :规模化生产时,再生碳纤维成本低至 1.5 美元 / 公斤,碳排放减少 99%,副产品收益可覆盖 47% 运营成本。

该技术已在航空废料、风电叶片等场景验证,为 “零废弃制造” 提供了化学路径范本。

二、中科精研的 “物理解法”:焦耳加热重构碳基废料价值

当化学解聚在热固性树脂回收中大放异彩时,深圳中科精研的焦耳加热技术(FJH)则在碳基废料的 “跨维度转化” 中展现独特优势:

▶ 2 毫秒极速重构,从废料到石墨烯的原子级变革

不同于传统化学剥离,FJH 技术通过 2500 - 3000℃高压脉冲电流,在毫秒级时间内将塑料、电子垃圾、生物质等废料中的碳原子重排为涡轮层石墨烯。这种结构使石墨烯分散性提升 50%,吸附能力增强 30%,可直接用于水处理、超级电容器、导电油墨等领域。

▶ 全品类兼容,无需预处理的 “废料通吃” 能力

无论是混杂着金属的电路板、含杂质的塑料薄膜,还是农业秸秆,均可直接投入中科精研的焦耳加热设备,无需分类清洗,原料转化率达 95% 以上。以塑料为例,1 吨废塑料可产出约 300 公斤高价值石墨烯,同时减少 2 吨二氧化碳排放,实现 “减碳” 与 “增值” 双重收益。

▶ 工业化量产装备,让实验室技术落地工厂

针对规模化需求,中科精研研发的焦耳加热生产线单炉日处理量已突破 500 公斤,能耗较实验室设备降低 30%,并搭载 AI 智能控温系统,确保批次间石墨烯质量一致性达 98%。目前该装备已在广东、江苏等地的固废处理厂应用,助力企业构建 “废料回收 - 高值材料生产 - 应用销售” 的闭环经济模式。

三、化学 vs 物理:材料回收的 “双引擎” 格局

技术路径

乙酸解聚(化学法)

焦耳加热(物理法)

核心优势

精准分离纤维与树脂,适合热固性材料

跨材料转化,产出高附加值石墨烯

处理周期

2 - 4 小时

2 毫秒 - 2 秒

原料适应性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

塑料、电子垃圾、生物质等碳基废料

产物价值

再生纤维(1.5 美元 / 公斤)

石墨烯(约 200 美元 / 公斤)

两种技术分别从 “材料循环” 与 “元素升级” 维度破解废料难题,共同构成循环经济的立体解决方案。

四、展望:从 “零废弃” 到 “负碳制造” 的未来

《Nature》研究与中科精研的技术突破,标志着材料回收正从 “末端处理” 迈向 “前端设计”。未来趋势将呈现两大方向:

  1. 技术融合 :化学解聚与焦耳加热可能形成互补,如先通过化学法回收 CFRP 纤维,再利用焦耳加热处理树脂废料生成石墨烯;

  2. 装备升级 :中科精研正研发适配可再生能源的焦耳加热设备,计划将碳排放再降 50%,同时探索与废热回收系统集成,构建 “净零排放” 生产线。

作为国内焦耳加热装备领域的创新者,深圳中科精研始终以 “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 为使命,为固废处理企业、新材料厂商提供从工艺设计到装备定制的全链条服务。我们的核心产品包括:

  • 实验室级焦耳加热装置 :支持小批量材料研发,精准调控温度曲线;

  • 工业级连续生产线 :日处理量 500kg - 10 吨,适配塑料、电子垃圾等多场景;

  • 智能控温系统 :搭载 AI 算法,实时优化工艺参数,降低人工成本 30%。

http://www.lqws.cn/news/144577.html

相关文章:

  • 【推荐算法】WideDeep推荐模型:融合记忆与泛化的智能推荐引擎
  • 【Linux】POSIX信号量
  • 第20讲、Odoo 18 翻译机制与 PO 文件详解
  • YOLOv8 × VisDrone 全流程实战:训练你的无人机识别模型 AI(第一部分:数据集准备)
  • 鸿蒙缺少WMIC missing WMIC
  • 《C++ 模板》
  • 仓库自动化搬运:自动叉车与AGV选型要点及核心技术解析
  • MyBatis之测试添加功能
  • 18650锂电池组点焊机:高效组装锂电池的关键工具|比斯特自动化
  • XDMA pcie环路测试
  • Oracle 的 SEC_CASE_SENSITIVE_LOGON 参数
  • 代码中文抽取工具并替换工具(以ts为例)
  • 在 CentOS 上将 Ansible 项目推送到 GitHub 的完整指南
  • 高效线程安全的单例模式:Python 中的懒加载与自定义初始化参数
  • [论文阅读] 人工智能+软件工程 | MemFL:给大模型装上“项目记忆”,让软件故障定位又快又准
  • [pdf、epub]300道《软件方法》强化自测题业务建模需求分析共257页(202505更新)
  • 机器学习监督学习实战四:九种回归算法对波士顿房价数据进行回归预测和评估方法可视化
  • 【从0-1的CSS】第1篇:CSS简介,选择器已经常用样式
  • centos部署k8s v1.33版本
  • asp.net mvc如何简化控制器逻辑
  • vue2 , el-select 多选树结构,可重名
  • 使用vite-plugin-html在 HTML 文件中动态注入数据,如元数据、环境变量、标题
  • Go中的协程并发和并发panic处理
  • MVCC机制:Undo Log版本链与ReadView机制
  • MVCC实现原理
  • bug 记录 - 使用 el-dialog 的 before-close 的坑
  • 网站首页菜单两种布局vue+elementui顶部和左侧栏导航
  • Pandas和Django的示例Demo
  • wpf Behaviors库实现支持多选操作进行后台绑定数据的ListView
  • MySQL 高可用基石 - 复制监控与常见 HA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