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篇---常见基础知识(5)

一、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的专用计算机系统,通常嵌入在其他设备中,用于实现特定功能。它广泛存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是现代智能设备的核心 “大脑”。

一、核心定义与特点

  1. 专用性

    • 针对特定任务设计(如智能家居的温度控制、汽车的防抱死系统),而非通用计算(如 PC)。
    • 硬件和软件均根据需求定制,例如仅保留必要的处理器、存储器和外设接口。
  2. 软硬件可裁剪

    • 硬件:可根据性能、成本、功耗需求选择处理器(如 ARM Cortex-M 系列)、精简外设(如仅保留 UART、SPI 接口)。
    • 软件:运行实时操作系统(RTOS,如 FreeRTOS)或裸机程序,仅包含与任务相关的功能模块(如传感器驱动、通信协议)。
  3. 实时性

    • 对外部事件(如传感器信号、用户操作)需在指定时间内响应,避免任务失败或系统故障(如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

二、系统组成

1. 硬件层面
  • 处理器 / 微控制器(MCU)
    • 如 ARM、STM32、Arduino 等,性能从低功耗(如用于手环)到高性能(如用于工业网关)不等。
  • 存储器
    • 程序存储:Flash(如 SPI Flash)用于存放固件;
    • 数据存储:RAM(如 SRAM、DRAM)用于运行时数据缓存。
  • 外设与接口
    • 通信接口:UART、SPI、I2C、Ethernet、Wi-Fi 等;
    • 传感器 / 执行器接口:ADC(模拟信号采集)、PWM(电机控制)等。
2. 软件层面
  • 系统软件
    • 实时操作系统(RTOS):管理任务调度、内存分配,如 μC/OS、RT-Thread;
    • 设备驱动:控制硬件外设(如 LED 驱动、串口驱动)。
  • 应用软件
    • 实现具体功能,如智能家居的温湿度监测程序、智能门锁的密码验证逻辑。

三、典型应用场景

领域示例嵌入式系统的作用
消费电子智能手表、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实现人机交互、传感器数据处理、无线通信
工业控制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控机床实时监控设备状态、执行自动化控制
汽车电子车载中控、ABS(防抱死系统)、胎压监测保障行车安全、优化驾驶体验
医疗设备心电图机、输液泵、医疗监护仪精准采集生理信号、控制执行机构
物联网(IoT)智能传感器节点、智能家居网关数据采集、边缘计算、协议转换

四、与通用计算机的区别

维度嵌入式系统通用计算机(如 PC)
设计目标完成特定任务(如温控、通信)通用计算(办公、娱乐、开发)
性能需求低功耗、实时性优先高性能、多任务并行优先
软硬件配置定制化(硬件精简,软件功能专一)标准化(硬件可升级,软件生态丰富)
成本严格控制(如 MCU 成本<1 美元)相对灵活(高端配置成本高)

五、技术发展趋势

  • 智能化与边缘计算:集成 AI 芯片(如 NPU),在终端实现数据预处理(如智能摄像头的人脸识别),减少云端依赖。
  • 低功耗与微型化:采用 ARM Cortex-M 系列、RISC-V 架构处理器,配合能量收集技术(如太阳能),延长物联网设备续航。
  • 安全性强化:嵌入硬件加密模块(如 TrustZone),防止固件篡改和数据泄露(如工业设备的远程控制安全)。

总结

嵌入式系统是 “隐藏” 在各类设备中的专用计算机,它以高效、专用、低功耗的特点,支撑着现代社会的智能化运转。从身边的手机、家电到工业领域的复杂设备,其核心控制逻辑几乎都由嵌入式系统实现,是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键纽带。

二、简述STM32时钟源HSI、HSE、LSI、LSE

STM32 微控制器的时钟系统是其核心组件之一,通过多种时钟源为不同外设和内核提供精确的时钟信号。以下是 STM32 中四种主要时钟源(HSI、HSE、LSI、LSE)的含义及特点:

一、HSI(High-Speed Internal Clock,高速内部时钟)

  • 含义
    • STM32 内部集成的 RC 振荡器,无需外部晶振即可工作。
    • 频率通常为 8MHz 或 16MHz(不同型号可能不同),精度较低(±1%~±3% 误差)。
  • 作用
    • 系统启动时默认使用的时钟源,可快速提供时钟信号。
    • 作为低功耗模式或对时钟精度要求不高的场景下的主时钟。
    • 在 HSE 故障时作为备份时钟源,保障系统基本运行。

二、HSE(High-Speed External Clock,高速外部时钟)

  • 含义
    • 外部晶振或时钟源(如外部时钟信号),需通过外部引脚连接。
    • 常用频率范围为 4MHz~25MHz,精度高(±0.1% 误差)。
  • 作用
    • 作为系统主时钟(SYSCLK)的高精度时钟源,尤其适用于对时序要求严格的场景(如 USB 通信、以太网)。
    • 配合 PLL(锁相环)倍频后,可生成更高频率的系统时钟(如 STM32F4 系列最高可达 168MHz)。

三、LSI(Low-Speed Internal Clock,低速内部时钟)

  • 含义
    • STM32 内部的低速 RC 振荡器,频率约为 32kHz(典型值,实际范围可能为 20kHz~60kHz)。
    • 精度较低,但启动速度快,无需外部元件。
  • 作用
    • 为独立看门狗(IWDG)和实时时钟(RTC)提供时钟源。
    • 在低功耗模式下维持基本计时功能,降低系统功耗。

四、LSE(Low-Speed External Clock,低速外部时钟)

  • 含义
    • 外部 32.768kHz 晶振,需通过外部引脚连接。
    • 精度极高(±0.01% 误差),常用于需要精确计时的场景。
  • 作用
    • 为实时时钟(RTC)提供高精度时钟,确保日历时间的准确性(如闹钟、定时唤醒功能)。
    • 在低功耗模式下维持 RTC 运行,外部晶振功耗极低(约 1μA)。

五、对比与应用场景

时钟源类型频率范围精度外部元件典型应用
HSI内部 RC8MHz/16MHz低(±1%~3%)无需系统启动、低功耗模式、临时时钟
HSE外部晶振4MHz~25MHz高(±0.1%)需要晶振高精度系统时钟、PLL 输入
LSI内部 RC~32kHz低(±50%)无需看门狗、低功耗 RTC 计时
LSE外部晶振32.768kHz极高(±0.01%)需要晶振高精度 RTC 计时、低功耗模式下计时

六、时钟树中的协作关系

  • 系统时钟(SYSCLK):通常由 HSE 或 HSI 经 PLL 倍频后提供,为 CPU 内核、内存和高速外设提供时钟。
  • RTC 时钟:可选择 LSI(内部低速)或 LSE(外部低速),优先使用 LSE 以保证计时准确性。
  • 看门狗时钟:固定使用 LSI,确保独立于主系统时钟,防止系统死机。

通过灵活配置这四种时钟源,STM32 可在性能、功耗和精度之间实现最佳平衡,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http://www.lqws.cn/news/483067.html

相关文章:

  • Linux->进程概念(精讲)
  • 详解分布式事务框架DTM:子事务屏障
  • openapi-generator-maven-plugin自动生成HTTP远程调用客户端
  • Python中使用RK45方法求解微分方程的详细指南
  • 【闲谈】对于c++未来的看法
  • Python安装cartopy报错,解决cartopy环境配置问题
  • Redis核心数据结构实战
  • pythonday53
  • 【论文阅读 | CVPR 2024 |Fusion-Mamba :用于跨模态目标检测】
  • 人形机器人 / 外骨骼布线难?LiquidWire可拉伸互连 + 应变传感器,让机器人 “有线但不受限”
  • C++/Qt课程设计实战指南:基础篇-1.Qt开发环境配置
  •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与协议(九)————交换机技术
  • 安卓jetpack compose学习笔记-状态基础学习
  • 【代码解析】opencv 安卓 SDK sample - 1 - HDR image
  • Dify安装与使用
  • 《情感反诈模拟器》2025学习版
  • 【redis使用场景——缓存——双写一致性】
  • 算法 : 把数字翻译成字符串
  • react day.js使用及经典场景
  • 掌握C++核心特性
  • UI TARS 和 Magentic-UI的区别和差异
  • Java面试复习指南:基础、多线程、JVM、Spring、算法精要
  • 飞轮储能VSG控制策略辅助双馈风机一次调频的仿真模型研究
  • RL 基础 (CH3,动态规划)
  • Dify 1.4.3技术研究报告:新一代AI应用开发平台的核心优势与行业实践
  • 【PyTorch项目实战】CycleGAN:无需成对训练样本,支持跨领域图像风格迁移
  • 稳压二极管“漏电流”的动态电阻效应
  • 【编程语言】javascript、java、go对比应用场景
  • 9大策略深度解析MySQL多表JOIN性能优化
  • BERT 模型准备与转换详细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