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新浪潮】人工智能在文物考古领域有哪些最新研究进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文物考古领域的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尤其在2024至2025年期间,多个前沿技术突破与重大项目落地,推动考古学方法论发生深刻变革。以下从六个核心领域梳理最新研究进展:
一、AI驱动的考古材料智能分析
-
陶片处理的革命性突破
山东大学团队开发的AI陶片拼对系统,通过几何特征匹配与微痕分析,成功复原济南大辛庄遗址H690出土的破碎陶片,拼对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8倍以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腾讯合作,利用多模态模型对宝墩文化时期破碎度极高的普通陶片进行分期,准确率达92%,解决了传统类型学难以处理低信息量陶片的难题。 -
青铜器与玉器的智能研究
复旦大学学生开发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青铜器年代判定”模型,通过构建5大区域青铜器图像数据库,实现对青铜鼎的分类准确率76%,未来可通过增加训练数据进一步优化。吉林大学团队则利用3D激光扫描与VR技术,打造闯关式虚拟博物馆,参观者通过交互游戏学习青铜器知识,记忆效率提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