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主体与条件
一、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制度的具体内容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主体与条件
根据《办法》规定,当个人信息处理者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的人脸信息存储数量达到 10 万人时,需向所在地省级以上网信部门履行备案手续。这一规定明确了备案的门槛,将对大量存储人脸信息的主体进行重点监管,确保信息安全风险可控。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时间节点
对于 2025 年 6 月 1 日之后,人脸信息存储数量达到标准的企业,需在数量达到之日起 30 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而在 2025 年 6 月 1 日之前已达到存储数量标准的企业,则需在 2025 年 7 月 14 日前完成备案。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信息发生实质性变更的,应在变更之日起 30 个工作日内办理备案变更手续;终止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需在终止之日起 30 个工作日内办理注销备案手续,并依法妥善处理人脸信息。这些时间节点的设置,既考虑了新规实施的及时性,又给予了企业一定的缓冲期,确保制度平稳落地。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方式与材料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采用线上方式,企业可通过 “个人信息保护业务系统”进行备案。备案时需提交企业基本信息、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情况说明、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报告等相关材料,确保备案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二、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要求企业如何应对
全面梳理业务流程
企业应深入研究《办法》要求,对自身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明确信息收集、存储、使用、共享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确保符合备案要求。
加强信息安全防护
加大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投入,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安全审计技术等,提升人脸信息存储与处理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在人脸信息处理过程中的职责,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与合规操作水平。
及沟通与反馈
在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过程中,如遇到问题或疑问,应及时与当地网信部门沟通,寻求指导与帮助或者寻求代办。同时,关注行业动态,及时了解备案制度的最新变化,做好应对调整。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制度的实施,是保障信息安全、规范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企业应积极响应,严格按照规定履行备案手续,共同营造安全、可靠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