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运算放大器

目录

  • 1.定义
  • 2.重要特性:虚短
  • 3.重要特性:虚断
  • 4.内部结构
  • 5.分析
    • 5.1 同等放大电路
    • 5.2 反向放大电路
    • 5.3 单电源反相放大电路
      • 结点电压法
    • 5.4 差分放大电路
  • 6.电流检测电路
    • 6.1 单端(低端)检测
      • 注意事项:输入范围✔
      • 注意事项:Vos✔
    • 6.2 高端检测
      • 仪表放大器结构
    • 6.3 跨阻放大
  • 7.运放输入端为什么都要加电阻

img

前置知识:img

1.定义

运放:运算放大器,常用于做信号处理。如:信号放大、滤波、积分、微分、整流、甚至可以用来做电路主控等等。其功能非常强大

img

2.重要特性:虚短

虚短的概念是指运放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其V+=V-;

原因:

  • 从数学公式上解释:img

  • 从物理本质上解释:

    • 当运放发现V+>V-时,输出Vout上升
    • 当运放发现V+≤V-时,输出Vout下降

img

上图是一个同等放大电路,也就是非倒向比例器

假设Vin输入的是1V,那么此时V+就会慢慢上升到1V,Vout也会慢慢上升到10(假设这是放大后的最大电压);这个过程中,会通过反馈电阻反馈给V-,V-会慢慢上升到1V

而假设当V-上升到1.01V的时候,就会发现不满足放大条件了,反而满足了放小条件,这时候Vout的10V假设会掉到0.99V,通过反馈电阻反馈给V-又下降到0.99V

这时候又满足放大条件,Vout重新回到1V,后面依旧如此,就造成了一种Vout在不断“极限拉扯”的现象

这就是因为虚短导致的,V+必须要等于V-,又在反馈电阻的条件下,使得V+无法等于V-,运放也会一直在拉扯,想让V+=V-

所以这个情况(虚短)是建立在有负反馈回路的条件下的,并且运放的输出的Vout没有达到上限(这里最多是12V)和下限(0V)

  • 假设运放的电源端接的最多不是12V,而是5V,那么运放输出最大就是5V,通过负反馈会让V-拉到0.5V,还达不到V-=V+=1V的条件

img

img

img

这是一个理想的内部运放,通过加上负反馈再根据Vin接的是V+还是V-可以得到一个非倒向或倒向比例器

3.重要特性:虚断

虚断的概念是指运放的输入端口相对于外部电路来说,可以认为是断路。

运放的两个输入端之间及输入端内部的电流几乎为零,即:

  • I+≈I−≈0

这是因为理想运放的输入阻抗为无穷大。

成立条件:

  1. 理想运放模型或高输入阻抗的实际运放。
  2. 对于大多数实际分析,仍然可以近似看作“虚断”。

img

Vout =(- Rf/Ri)* ui + ui,这里的ui就是Vin,这个公式后面也会讲

也就是说这里的电路最大的Vout是9/1 * 1 + 1 = 10V,这种情况下电流其实Vout流入到负反馈电路的电流不会很大,也无法通过运放内部(内部R很大)

但要是负反馈电路中Rf不是10K而是100M呢,比运放内部的R大很多很多,那么产生的电流就很大,就能流过运放,这就无法达到虚断的条件了

4.内部结构

img

5.分析

必须在满足虚短和虚断的条件下

5.1 同等放大电路

也叫非倒向比例器,Vin接的是正向(非倒向)输入端(就是V+)

img

其实就是利用了KCL+虚短+续断的特性来的

img

计算方式也一样,对于B点,根据KCL就是:

  • i1 = i- + i2,而根据虚断,i-=0
  • 那么 i1 = i2
  • 同时Vout接到地,也就是Rf和R1其实就互相分压,这就可以计算出A点的电压,也就是V-的电压
  • V- = Vout + (R1/R1+Rf)
  • 而根据虚断:V+ =V-
  • 而V+这里就是Vin
  • 也就是说Vin = Vout + (R1/R1+Rf)
  • 推出Vout = Vin + Vin(Rf/R1)

5.2 反向放大电路

其实也叫倒向比例器,Vin接的是反向(倒向)输入端(也就是V-)

img

img

推理就看蓝色图就好了:Vout = - (Rf/R1)*Vin

就是输入和输出电平方向是反向的,并且两个电源端都是接的12V

5.3 单电源反相放大电路

img

运放和同等放大电路一样,电源端只接了一个12V,这样会导致输出会非常容易失真,这时候就要加一个偏置网络,可以让默认输出的电压不是0,而是5V,让后续的电压从5V慢慢往下降,减少失真的现象

Vout的计算方法也差不多:

  • 虚断:V+ = V-,偏置电路中,Va = V+
  • 而偏置电路其实就是个串联,根据分压:5/(R1+R2) = Va/R2
  • 也就是V+ =Va = (V * R2)/(R1+R2)
  • 而V-也是同理:(Vout-Vb)/R3 = (Vb - Vin)/R4
  • 退出:V- = (Vout * R4 + Vin * R3) / (R3+R4)
  • 两式子相等:(V * R2)/(R1+R2) = (Vout * R4 + Vin * R3) /(R3+R4)
  • 可以推出:img
  • 带进去就可以得到Vout = 5- 10 * Vin

结点电压法

当然也可以用结点法去计算,参考:

img

只列写同反、同非反向输入端的结点方程

img

img

以上图为示例,列些TP1、TP2的结点方程

对于TP1:

(1/R4 + 1/R5)Vop - (1/R4)Vin2 - (1/R5)Vout = 0

剩下的一样,然后利用虚短和虚断特性,去求出Vout和输入Vin2-Vin1的关系

5.4 差分放大电路

img

推法基本一样,这里采用叠加定理(基本电路的知识)来分析:

先把Vin-当作短路,求Vout1,等效电路:

img

  • 这个其实就个反向放大电路,套上面分析过的公式可以得到:Vout1 = -(Rf/R1) Vin+ = -10Vin+

同理接下来把Vin+当作短路,此时就是个非反向放大电路,可以求出Vout2 = 10Vin-(直接套公式了,具体的分析上文有)

解析来Vout1和Vout2相加可以得到:Vout = -10(Vin+ - Vin-)

6.电流检测电路

6.1 单端(低端)检测

img

通过串联一个很小的电阻,这样就能产生一个压降,只要采集到A点的电压,去除以10mΩ就可以得到负载电路上的电流了

img

可以看出,因为R3的阻值很小,Vcc过来的电流其实都主要往R3流去了,仅有一小部分流向了R2(nA级别,几乎可以忽略),这就可以利用R3和V+的电压来测试R1所在电路的电流了

又或者:在Vout处用一个ADC采集到电压,该电压除以放大倍数(这里是10倍)就可以得到V+的电压,再去除以R3也可以得到该R1电路的电流


注意事项:输入范围✔

当然这是基于理想的,换成LM358AD的运放:

img

可以看出多了13mV,而这个113mV交给ADC采,可能会有异常。

实际上输出应该是:Vout = Vin + Vin(Rf/R1)= 99.8mV

这是因为:

  • 1、运放的输入、输出范围:不能超过电源的上限和下限,同时输入和输出是非理想化的(非轨对轨)
  • 2、运放的Vos对电路的影响:使得自身自带一个输入信号

img

可以看出非理性化下,在V+即使没输入,也有一个Vout输出

回到之前的接上电源的:

img img

输入的V+ - V- 只有10mV,而运放的下限电源端是接地,也就是最低是0V,这就导致差模输入几乎快到达到下限,造成一个轨对轨输出(而有的运放是不支持轨对轨的,一但接近或者超过输入的上下限,就会导致输出出问题)

大多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电路由晶体管构成,它们只能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这个范围称为:共模输入电压范围

  • 也就是运放电源端接的上下限(如上图的运放就是5V - 0V,但这是理想化的,实际上还要更小,比如缩减至4.5V-0.5V)
  • 这就要求, 这就要求 Vin+ 和 Vin− 必须同时处于运放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内 (比如这里,Vin+不能超过5,Vin-不能超过0V)
  • 或者是Vin+ - Vin-得到的差模输入,不能超过最大输出电压除以放大倍数后的得到的最大输入电压

以上图的运放为例子,一旦把 Vin+ - Vin− = Vin+超过这个范围,比如给它 6V 或 -1V,会导致运放的输入级晶体管进入截止或饱和状态,从而使:运放输出失真、运放无法维持虚短 (V+=V−) 、放大器行为不再受控(输出可能锁定、飘移、震荡等)

而假设运放非理性化,上下限就只有4.5V - 0.5V,那根据图中输入的Vin+只有9.98mV,这已经低于下限了,这就造成输出的电压达不到想要的

img

这时候就可以讲下限改为-0.5V:

img

可是还是有一点点的误差:vos导致的,实际是要99.8mV,得到的是99.5mV,误差为0.3mV

注意事项:Vos✔

而受Vos的影响,实际上输出的电压还是和理想计算中得到的输出电压有区别(很小的误差):

  • 去做一下校准就好了,先断开输入:
  • img
  • 记下偏移输出电压:-0.3mV,这个就是因为Vos导致的
  • 后续接上输入,得到的输出再其基础上加上一个0.3mV就可以得到理想计算得到的输出电压

当然,运放加一个-5V,这也是需要一个成本的,需要设计电路将5V给转换为-5V,这时候就可以加一个偏置网络,并且下限也可以不用接-5V:

上面也可以看到,这个运放的 输入失调电压 VOS是-0.3mV(输出漂移 ),那就想方法让输入的时候多加0.03mV(这里的运放放大倍数是10),来抵消到输出放大后的0.3mV,目的就是让R2产生0.03mV的压降,从而让正向输入端的电压增加0.03mV。同时,运放为了不加-5V,还需要一个偏置电压,在这个基础上去输入,从而让输出尽量避免接近下限0V导致输出偏移

img

  • 这就消除掉了Vos的影响

  • 接上输入看看:Vout = (R5/R4)Vin(mV,探针3位置) + 1V = 9 * 9.98 mV + 1 ≈ 1.09V

    • 注意这里放大不是前面的9+1 = 10倍了,而是变了9倍(因为偏置网络的加入,需要重新去算放大倍数,输入点换位置了,在探针2位置还是Vout = V****+ + V**+****(R5/R4)**)
  • img

  • 放大后:9.98*9 = 89.92mV,在1V的基础上就是1.089.92,≈1.09V,误差为90mV-89.92mV =0.18mV,

  • 这相比采用增加下限的方式其误差为0.3mV少接近一半,但是却还节省了负电压设计的成本(下限电源),并且在偏置电压的基础上,可以让最低输入不至于接近0V导致输出偏移

  • img

  • 这样就可以解决Vos产生的负压问题,同时输出也不会太低,因为有的ADC采样的最低采样值是有标准的

  • 具体的计算和单向反向放大电路的计算是差不多的,其实就在1V的基础上去放大

  • 计算:检测部分:相电流低端采样_三相电机低端采样-CSDN博客,也可以用叠加

6.2 高端检测

img

其中一部分就是差分放大电路组成

采用结点电压法:

  • 对于结点A:(1+1/10)V+ - V1 = 0 --> V+ = 10*V1/11
  • 对于结点B:V- = (Vout - V2)/(10 + 1) + V2
  • 可以得到Vout = 10/1(V1 - V2) = 10(V1 - V2)
  • 而对于V1 - V2 = I * 10mΩ
  • 所以Vout = 10 * I(单位换算为A) * 10mΩ = 99.8mV

img


但是高端检测比较少用,因为阻抗问题:

img

仪表放大器结构

可以通过加大阻抗,比如换成仪表放大器的结构:

img

运放的阻抗是很大的,这样5V的电流并不会流进运放1和2,或者说是影响非常非常小的

那么Vout和V1、V2之间的关系,还是采用结点电压法:

  • 首先Va = V1,Vb = V2 – 虚断

  • 看结点A:(1/Rw + 1/R) V1 - (1/Rw)*V2 - (1/R)*V3 = 0

  • 看结点B:(1/Rw + 1/R) V2 - (1/Rw)*V1 - (1/R)*V4 = 0

  • 两式相等:(1/Rw + 1/R) V1 - (1/Rw)*V2 - (1/R)*V3 = (1/Rw + 1/R) V2 - (1/Rw)*V1 - (1/R)*V4

  • 化简就可以得到:V3- V4 = (2R/Rw + 1)(V1 - V2)

  • 然后V3 - V4根据差分放大电路可以得到(上文有讲过了,推理也是一样,用结点电压法列出C、D的结点方程然后去选就好了):

    • Vout = R2/R3(V3-V4)+Vref =50/50(V3-V4)+Vref = (V3-V4) + Vref
  • 那么:Vout =(2R/Rw + 1)(V1 - V2)+ Vref

  • 而这里R和Rw都是50

  • 那么Vout =3(V1 - V2)Vref

Vref的基础上去放大的,这时候把Rw变小,一半,放大倍数能增加一倍,同样,R1和R2同时增大一倍,输出也能增加一倍(这翻倍是在减去偏置电压Vref的基础行去翻的)


注意事项:

也是一样的:

  • 1、运放的输入、输出范围;
  • 2、运放的Vos对电路的影响;

img

假设上面这种情况,如果运放的V只有4V,输入就超过上限了,导致输出出问题,这时候参考之前的低端端元检测加偏置网络增压的方法,这里就可以加一个下拉电阻去分压,如上图新加的红色部分

不过需要注意,R1必须要取大一点,比如99k,R2取1k,按1:100的去分。之所以要取大一点,就是因为要避免前面说的又出现阻抗小的问题,这样不就重蹈覆辙了

当然就比如R1取99k,R2取1k,这样C、D两点的电压是缩小了100倍,也就说最后放大的Vout会比没加下拉电阻的值小100倍

6.3 跨阻放大

主要是针对类似于电流源的负载:比如光敏二极管,对电流进行检测

img

V+ = Vref = V-

Vout = I*R + Vref

7.运放输入端为什么都要加电阻

img

通常都是:R1 = R2 // R3

输入端都要加电阻,这是因为有一个偏置电流的,以反向输入端来看:

  • 如果Vout刚好输出0,并且vin也是0,那么流过R3和R1的电流不就是来自反向输入端的偏置电流 I
  • 这样就类似于:

img

  • 这样就会导致V1会有一个偏置电压,假设是Vx
  • 后要是此时Vin输入,那么真正输入到反向端的电压就是在基于Vx的偏置电压去输出的,后续Vout反馈回来给电压也就基于Vx的偏置电压去继续增加的
  • 而要是V2下面没有一个1k的电阻,也就是V2为0V,这时候起步就不是V2 = V1的,而是V1 > V2,起步的输出就是一个反向的电压
  • 因此正向输入端也需要加一个电阻R1,开让正向输入端的偏置电流作用下,让V2也有一个偏置电压Vy,并且Vy = Vx,而要达到这个条件,就要求R1 = R2 // R3

img

去掉电阻的话:

img

看着也不是多了很多,但要是R2和R3的电阻很大,反向输入端就能产生更大的偏置电压(输出的偏置电压是恒定的,外部电阻阻值越大,那么偏置电压就越大)

img

正向输入端也加一个电阻:(100 * 100) / (100+100) = 50:

img

可以看到小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个-4.6mV,这是因为V+和V-的偏置电流其实也是有区别的(失调电流)

http://www.lqws.cn/news/456391.html

相关文章:

  • 应用层协议HTTP
  • shell脚本--变量
  • GNU Octave 基础教程(2):第一个 Octave 程序
  • 碳中和时代的家电革命,从华为智选IAM看科技企业的环保担当
  • conda导出环境文件requirements.txt
  • 解决 Conda 玑境激活问题:缺少 `bin/activate` 文件的应对方法
  • react 面试题
  • 信创 CDC 实战|国产数据库的数据高速通道:OceanBase 实时入仓 StarRocks
  • flask静态资源与模板页面、模板用户登录案例
  • 服务网格安全(Istio):用零信任架构重构微服务通信安全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第二版】1.3 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发展
  • 三维视频融合怎么弄?三步实现精准投射与自由修剪
  • 如何在服务器终端下载百度网盘数据
  • Spring 的IoC 和 AOP
  • Git 查询与切换分支的完整指南
  • 语音相关-浏览器的自动播放策略研究和websocket研究
  • OCR大模型,破解金融文档处理困境,从文字识别到文字理解
  • 【国产化-k8s】超混合架构-x86+arm64+欧拉+麒麟V10部署k8s1.32+kubesphere4.1
  • Ubuntu 下安装配置和调优 Oh-my-fish
  • 日志监控与日志分析工具:ELK栈、Fluentd
  • PowerShell批量处理文件名称/内容的修改
  • 局域网文件共享及检索系统
  • 云祺容灾备份系统公有云备份与恢复实操-AWS
  • Rust使用tokio(二)HTTPS相关
  • day03-微服务01
  • 商业秘密被公开后的损失计算:从法律规定到司法实践的深度解析
  • 举办骑行展览的城市需要具备哪些关键条件
  • 【vdbench】vdbench配置文件参数含义
  • 【工具使用-VScode】VScode如何设置空格和tab键显示
  • .Net Framework 4/C# 数据访问技术(AD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