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window显示驱动开发—使用状态刷新回调函数

用户模式显示驱动程序可以使用 Direct3D 运行时版本 10 State-Refresh回调函数 来实现无状态驱动程序或构建命令缓冲区前导数据。

Direct3D 运行时在调用 CreateDevice (D3D10 ) 函数时,向D3D10DDIARG_CREATEDEVICE结构的 pUMCallbacks 成员指向的D3D10DDI_CORELAYER_DEVICECALLBACKS结构中的状态刷新回调函数提供指针。

例如,用户模式显示驱动程序可能会调用 pfnStateIaIndexBufCb 状态刷新回调函数,而驱动程序位于对驱动程序的 IaSetIndexBuffer 函数的调用中。 此调用是很有可能的,特别是因为用户模式显示驱动程序可能使用 pfnStateIaIndexBufCb 回调函数来生成前言,而对 IaSetIndexBuffer 的调用可能会耗尽命令缓冲区的大小并导致刷新。 在这种情况下,对 pfnStateIaIndexBufCb 的调用会传递与对 IaSetIndexBuffer 的原始调用相同的“新”绑定信息。 这种情况会导致更优化的

1. 核心概念与设计目标

状态刷新回调(State-Refresh Callbacks)是Direct3D 10 DDI的关键优化机制,其核心价值在于:

  • 无状态驱动支持:允许驱动不维护冗余的管线状态,依赖运行时回调查询。
  • 命令缓冲区优化:生成更紧凑的命令前言(Preamble),减少GPU提交开销。
  • 动态状态同步:解决命令缓冲区刷新时的状态一致性问题。

2. 回调函数注册与触发流程

(1) 回调注册
在 CreateDevice 调用期间,运行时通过 D3D10DDI_CORELAYER_DEVICECALLBACKS 结构提供回调指针:

typedef struct D3D10DDI_CORELAYER_DEVICECALLBACKS {PFND3D10DDI_STATECB_RESOURCEMEMORY    pfnStateMemoryCB;PFND3D10DDI_STATECB_IABUFFERS         pfnStateIaVertexBufCb;  // 顶点缓冲区回调PFND3D10DDI_STATECB_IABUFFERS         pfnStateIaIndexBufCb;   // 索引缓冲区回调// ... 其他状态回调
} D3D10DDI_CORELAYER_DEVICECALLBACKS;

驱动获取方式:

// 在CreateDevice实现中保存回调表
MyDeviceContext* pCtx = new MyDeviceContext;
pCtx->pUMCallbacks = pCreateData->pUMCallbacks;

(2) 典型触发场景
当驱动在命令缓冲区满时刷新(如调用 IaSetIndexBuffer),需通过回调重新提交关键状态:

void APIENTRY IaSetIndexBuffer(D3D10DDI_HDEVICE hDevice,D3D10DDI_HRESOURCE hBuffer,DXGI_FORMAT Format,UINT Offset
) {MyDeviceContext* pCtx = (MyDeviceContext*)hDevice.pDrvPrivate;// 1. 记录新状态pCtx->currentIB = { hBuffer, Format, Offset };// 2. 尝试写入命令缓冲区(可能触发刷新)if (WriteCommandBuffer(CMD_SET_IB, &pCtx->currentIB) == BUFFER_FULL) {// 命令缓冲区满,刷新后需通过回调重新提交状态pCtx->pUMCallbacks->pfnStateIaIndexBufCb(hDevice, hBuffer, Format, Offset);}
}

3. 无状态驱动实现模式

(1) 设计原理
驱动不缓存当前状态,完全依赖回调获取最新值:

void APIENTRY DrawIndexed(D3D10DDI_HDEVICE hDevice,UINT IndexCount,UINT StartIndex,INT BaseVertex
) {MyDeviceContext* pCtx = (MyDeviceContext*)hDevice.pDrvPrivate;// 通过回调获取当前索引缓冲区(而非读取驱动缓存)D3D10DDI_HRESOURCE hIB;DXGI_FORMAT fmt;UINT offset;pCtx->pUMCallbacks->pfnStateIaIndexBufCb(hDevice, &hIB, &fmt, &offset);// 生成绘制命令GenerateDrawCommand(IndexCount, StartIndex, BaseVertex, hIB, fmt, offset);
}

(2) 优势与代价

优势代价
减少驱动内存占用增加运行时回调开销
避免状态同步错误复杂场景可能频繁回调
简化多线程状态管理需谨慎处理回调递归

4. 命令缓冲区优化策略

(1) 前言生成优化
在命令缓冲区开头插入高频状态设置命令(通过回调获取最新值):

void FlushCommandBuffer(MyDeviceContext* pCtx) {// 生成前言:索引缓冲区+顶点缓冲区+常量缓冲区pCtx->pUMCallbacks->pfnStateIaIndexBufCb(..., &ibInfo);pCtx->pUMCallbacks->pfnStateIaVertexBufCb(..., &vbInfo);// ... 其他必要状态// 写入前言到新命令缓冲区WritePreamble(ibInfo, vbInfo, ...);
}

(2) 递归调用处理
当回调触发新的命令缓冲区刷新时,需防止无限递归:

void APIENTRY StateIaIndexBufCb(D3D10DDI_HDEVICE hDevice,D3D10DDI_HRESOURCE hBuffer,DXGI_FORMAT Format,UINT Offset
) {MyDeviceContext* pCtx = (MyDeviceContext*)hDevice.pDrvPrivate;if (pCtx->inFlush) return;  // 防止递归pCtx->inFlush = TRUE;IaSetIndexBuffer(hDevice, hBuffer, Format, Offset);pCtx->inFlush = FALSE;
}

5. 性能考量与最佳实践

(1) 回调频率控制

  • 选择性使用:仅对高频变更状态(如VB/IB)使用回调。
  • 批量处理:合并多个状态更新后再刷新命令缓冲区。

(2) 硬件适配建议

  • NVIDIA:利用 PushBuffer 机制减少状态提交开销。
  • AMD:通过 ACE(异步计算引擎)并行处理状态更新。

(3) 调试技巧

  • 回调日志:记录回调触发次数和参数,分析热点。
  • PIX捕获:验证命令缓冲区前言是否冗余。

6. 典型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现象根因分析解决方案
渲染结果闪烁状态回调未正确同步检查递归保护逻辑
GPU挂起回调中触发二次刷新导致死锁使用原子标志标记刷新状态
性能下降高频回调(如每Draw调用触发)改为惰性状态更新

总结

状态刷新回调机制是Direct3D 10 DDI的高级优化手段,其核心价值在于:

  • 资源效率:支持无状态驱动设计,降低内存占用。
  • 命令优化:生成紧凑的命令前言,提升提交效率。
  • 动态同步:确保命令缓冲区刷新后状态一致性。

开发者需根据硬件平台特性(如AMD的UMD架构或NVIDIA的驱动模型)灵活选择实现模式,平衡性能与复杂度。关键准则包括:

  • 避免过度回调:仅在必要时依赖运行时查询。
  • 严格递归控制:防止命令缓冲区刷新死循环。
  • 跨平台验证:不同GPU厂商对回调的敏感度可能不同。
http://www.lqws.cn/news/456877.html

相关文章:

  • ”三读四隔“:图解数据库三种读问题与四种事务隔离级别
  • 华为和H3C服务器配置远控管理地址
  • [2-02-02].第59节:功能函数 - 函数基础
  • 【案例】性能优化在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中的应用
  • Cargo:Rust包管理器的所有命令详解
  • Mac电脑 磁盘检测和监控工具 DriveDx
  • python+uniapp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高校二手商品交易系统
  • 【Dify学习笔记:】本地部署RagFlow适配Dify
  • React Native +Taro创建项目,开发Android
  • IP 风险画像网络违规行为识别
  • 聊聊spring.mvc.servlet.load-on-startup
  • 浏览器调试核心技术指南:从基础到高级的完全掌握
  • el-table复杂表头(多级表头行或列的合并)
  • Llama 4 模型卡及提示格式介绍
  • 数据融合平台是什么?如何搭建数据融合平台?
  • windows清理系统备份文件夹WinSxS文件夹清理
  • 深入理解JVM执行引擎
  • FramePack 安装指南(中文)
  • 层级冲突的处理,弹窗生成遮罩问题
  • Xinference部署教程
  • 【CS创世SD NAND征文】STM32户外无线终端管理设备的数据存储方案
  • SelectDB 在 AWS Graviton ARM 架构下相比 x86 实现 36% 性价比提升
  • 代码随想录day10栈和队列1
  • Java 通过QQ邮箱发送邮件(包括附件) 直接可以使用
  • Postman接口测试完整版
  • Docker 容器技术入门与环境部署
  • 运算放大器
  • 应用层协议HTTP
  • shell脚本--变量
  • GNU Octave 基础教程(2):第一个 Octave 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