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MOS图像传感器系列--(二)HDR之DAG技术

CMOS图像传感器系列–(二)HDR之DAG技术

文章目录

  • CMOS图像传感器系列--(二)HDR之DAG技术
    • 一.DAG VS 多帧合成
    • 二.**DAG增益设置范围与工作机制**
      • 2.1**增益控制逻辑与限制**
      • 2.2**DAG与其他HDR技术的增益对比**
      • 2.3**典型手机传感器应用案例**
      • 2.4 安防传感器OS08C10
      • 2.5**技术局限与演进方向**
      • 2.6**看看DAG实际效果怎么样**
    • 三.**总结**

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动态范围)仿佛是成像领域永恒的话题——感觉每年都有 手机厂商在宣传自家手机摄像头拍照、拍视频,获得的画面宽容度能有多广。这两年,不仅手机夜间成像能不能拍到灯箱细节成为旗舰机的必考题,视频拍摄HDR也已经成为手机OEM厂商争抢的高地。

一般我们说,这里的动态范围是指成像系统在一幅图像里能够同时体现高光和阴影部分内容的能力。谁都希望即便在场景的亮处和暗处光比很大时,手机摄像头的最终呈现依旧游刃有余。随这些年CMOS图像传感器工艺技术进步,以及后端数字信号处理算力的提升,各种不同的HDR技术走得都还是比较快。

比如常见的所谓时域多帧HDR技术,就是相机针对同场景,连续拍下欠曝到过曝的多张图像,最后做图像的多帧合成,输出一张高动态范围HDR图像。再比如DOL/Staggered HDR,传感器每行像素以长短曝光先后输出,实现“准同时”的不同亮度的信号,获取最终的HDR画面。还有大小pixel分离结构,不同尺寸的像素获得不同的感光信号,覆盖不同动态范围

关于CMOS图像传感器中DAG(Dual Analog Gain,双模拟增益)技术的增益设置范围及其技术特点的综合解析,结合搜索结果的权威信息:

一.DAG VS 多帧合成

传统的时域多帧HDR,如前文所述,就是以不同的曝光参数,拍下多张图像,最终对齐合成——欠曝的画面照顾到了亮部细节,而过曝的画面则能够较好地呈现暗部细节。合成以后也就有了HDR效果。

这类方案的缺陷主要是,即便拍摄多张照片或多帧影像的时间间隔很短,“多帧”的这些画面,毕竟仍然是不同时间拍摄的:那么当移动中取景或画面存在高速运动对象时,就会产生运动伪像或鬼影。无论是拍照还是拍视频,后端都需要对伪像再做处理。

即便现在包括AI在内的技术可用于消除运动伪像,多帧合成依然存在局限性。比如说要求AI模型有足够广的覆盖度,算法效果也未必理想;后期消除伪像,系统成本会随之提升——成本敏感型设备承受不了;影像拍摄的系统功耗也可能不理想。

http://www.lqws.cn/news/191845.html

相关文章:

  • 浏览器后台服务 vs 在线教育:QPS、并发模型与架构剖析
  • 基于J2EE架构的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源码+文档】
  • Python Pandas库超详细教程: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指南
  • C++.OpenGL (9/64)复习(Review)
  • python打卡44天
  • 破壁焕新能:DeviceNET转EtherNet/IP网关赋能烟草智能制造跃迁
  • 通过Spring AI框架搭建mcp服务端说明
  • 动态内存管理
  • C++——红黑树
  • 22N60-ASEMI光伏逆变器专用22N60
  • N2语法 列挙、話題提出
  • ROS1: 使用rosbag的方式将点云topic保存为pcd文件
  • 软考 系统架构设计师系列知识点之杂项集萃(83)
  • H_Prj06 8088单板机的串口
  • Java下载文件(特殊字符编码处理)
  • 为什么说数列是特殊的函数
  • 2025主流智能体Agent终极指南:Manus、OpenManus、MetaGPT、AutoGPT与CrewAI深度横评
  • Day14
  • Java-IO流之压缩与解压缩流详解
  • 前端开发面试题总结-JavaScript篇(一)
  • SQLAlchemy 中的 func 函数使用指南
  • 手机号段数据库的作用
  • 传统的将自然语言转化为嵌入向量的核心机制是:,将离散的语言符号转化为连续的语义向量,其核心依赖“上下文决定语义”的假设和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
  • SATA3.0接口PCB布局走线注意事项
  • 【各种主流消息队列(MQ)对比指南】
  • vue3:十五、管理员管理-页面搭建
  • CMake 为 Debug 版本的库或可执行文件添加 d 后缀
  • vue组件的data为什么是函数?
  • FPGA没有使用的IO悬空对漏电流有没有影响
  • 毫米波雷达基础理论(3D+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