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GO 语言学习 之 函数

        函数我们一直都在使用,但是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内容需要深入了解一下,方便后续的编码实践。

函数定义:

func 函数名([参数列表]) [返回值] {
  函数体
}

func add(a int, b int) int {return a + b
}

基本概念:

  • 函数签名(Function Signature)

        包含函数名、参数列表(参数的类型和顺序)以及返回值类型。在示例中add(a int, b int) int就是函数签名。它定义了函数的外部接口,让调用者知道如何正确调用该函数。add是函数名,(a int, b int)是参数列表,表明函数接受两个int类型的参数,最后的int表示函数返回一个int类型的值。

  • 形参(Formal Parameter)

        函数定义中声明的参数,在函数体内部使用,用来接收调用函数时传入的值。这里的ab就是形参,它们是函数体中参与运算的变量占位符。

  • 实参(Actual Parameter)

        调用函数时传递给函数的实际值。在调用add函数时传入的35就是实参,它们会按照顺序传递给对应的形参ab

  • 函数体

        包含实现函数功能的具体代码。在这个例子中,先将 a 和 b 相加的结果赋值给 result,然后返回 result。函数体实现了函数具体要执行的操作

  • 返回值(Return Value)

        函数执行完成后返回给调用者的值。在add函数中,a + b的计算结果就是返回值,调用者可以获取这个值进行后续操作。

函数常见用法

作为方法被调用:

调用导出的方法:

例如,我们经常hi用的 print 族方法,被实现在 fmt 包里面。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fmt.Println("调用 fmt 中的 Println()")
}

调用内部的方法:

例如, 在 main 包内部实现一个 add 方法,在main函数里被调用。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add(a...int) int {sum := 0for _, v := range a {sum += v}return sum
}func main() {sum := add(1,2,3,4,5,6,7,8,9,10)fmt.Println("计算1-10的累加和 : ", sum)
}

这里还涉及到了函数的变参,就不再单独介绍了。这一点也很重要用法

重点需要注意:

    这里的入参的类型值得注意,是一个切片

    变参要放到最后一个参数

    变参中 interface{} 的使用,可以表示任意类型

多返回值的使用:

Go 语言支持函数返回多个值,常见的使用方式是返回结果(一个或多个值)加上错误信息。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div(a, b int) (v int, err string) {if b == 0 {err = "attempt to divide integer by 0"return }v = a / breturn 
}func main() {a := 10b := 0result, err := div(a, b)if err != nil {fmt.Println(err)} else {fmt.Printf("%d/%d = %d\n", a, b, result)}a = 10b = 5result, err := div(a, b)if err != nil {fmt.Println(err)} else {fmt.Printf("%d/%d = %d\n", a, b, result)}    
}

值得注意的是,我这个例子里,我给返回值命名了,所以在函数退出的时候,我就直接写了一个 return 语句。如果没有命名的化,请看下面的例子。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div(a, b int) (int, string) {if b == 0 {return 0, "attempt to divide integer by 0"}return a/b, nil
}func main() {a := 10b := 0result, err := div(a, b)if err != nil {fmt.Println(err)} else {fmt.Printf("%d/%d = %d\n", a, b, result)}a = 10b = 5result, err := div(a, b)if err != nil {fmt.Println(err)} else {fmt.Printf("%d/%d = %d\n", a, b, result)}    
}

函数可作为参数或返回值:

这一点也很容易理解,既然可以作为参数亦可以作为返回值,所以就用一个例子介绍一下如何使用。

package mainimport ("fmt""math/rand""time"
)// partition函数用于将切片按照基准元素进行划分
func partition(v []int, left, right int) int {// 随机化选择基准元素pivotIndex := left + rand.Intn(right - left + 1)v[pivotIndex], v[right] = v[right], v[pivotIndex]pivot := v[right]i := left - 1for j := left; j < right; j++ {if v[j] <= pivot {i++v[i], v[j] = v[j], v[i]}}v[i + 1], v[right] = v[right], v[i + 1]return i + 1
}func qsort(v []int, left, right int) {if left < right {index := partition(v, left, right)qsort(v, left, index - 1)qsort(v, index + 1, right)}
}func create_qsort_func(f func ([]int, int, int) int) func([]int) {quickSort := func(v []int) {left := 0right := len(v) - 1if left < right {index := f(v, left, right)qsort(v, left, index - 1)qsort(v, index + 1, right)}return quickSort
}  func main() {rand.Seed(time.Now().UnixNano())nums := []int{3, 6, 8, 10, 1, 2, 1}qsort(nums, 0, len(nums) - 1)fmt.Println(nums)quickSort := create_qsort_func(partition)v := []int{3,9,8,4,2,6,7,1,2,5}quickSort(v)fmt.Println(v)
}

这个示例里面也涵盖了好几种函数的使用示例:

1. 匿名函数: 在 create_qsort_func 函数中,我创建了一个匿名函数

2. 返回值是函数:在 create_qsort_func 函数中,最后将匿名函数返回

3. 函数作为参数:在 create_qsort_func 函数中,入参是一个函数 partition

http://www.lqws.cn/news/551935.html

相关文章:

  • 为何需要防爆平板?它究竟有何能耐?
  • UniApp Vue3 模式下实现页面跳转的全面指南
  • 【笔记】 Docker目录迁移脚本
  • Python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Day 10 - 数据合并与连接
  • 掌握 MySQL 的基石:全面解读数据类型及其影响
  • Swift Moya自定义插件打印日志
  • 【Bluedroid】蓝牙启动之BTM_reset_complete源码解析
  • GitHub Actions 实现 AWS ECS 服务的多集群安全重启方案
  • 《剖开WebAssembly 2.0:C++/Rust内存管理困局与破局》
  • 移动端日志平台EMAS
  • 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详解
  • 领域驱动设计(DDD)【22】之限定建模技术
  • 现代串口通讯UI框架性能对比
  • 【数据标注师】目标跟踪标注
  • 【MySQL数据库 | 第十篇】DCL语句----用户管理+权限控制
  • 商业秘密中经营信息的法律保护探析——以客户名册为例
  • ZooKeeper深度面试指南二
  • SpringMVC系列(七)(Restful架构风格(下))(完结篇)
  • 什么是哈希链(Hash Chain)?
  •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表示与运算(三)
  • 【数据结构】AVL树和红黑树的Insert(插入)(实现map.insert)
  • SpringBoot 防刷 重复提交问题 重复点击问题 注解 RequestParam RequestBody
  • 如何在 Manjaro Linux 上安装 Deepin 桌面
  • 构建证据的系统性知识体系: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指南
  • MyBatis 缓存机制详解
  • Python打卡:Day39
  • Java--数组
  • python打卡day56
  • 智能助手(利用GPT搭建智能系统)
  • Netty 的 PooledByteBuf与PooledHeapByteBuf​​